自油田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“雷霆行动”启动以来,基地发展中心紧扣“风险再识别、隐患再排查、大整治”核心目标,从领导班子到基层班组层层压实责任,从生产设备到食品安全全链条排查隐患,以实招硬举措推动安全攻坚,阶段性工作成效显著,为油田安全生产筑牢“防护网”。
领导挂帅守“责任田”下沉攻坚办实事
“这个责任片区的风险清单还得再细化,每个班组的安全职责必须到岗到人!”9月12日,基地发展中心负责人坐在办公桌前,手里拿着23个班组联系点的责任台账,逐行核对风险承包人和管控措施——这是中心“雷霆行动”中领导班子压实责任的一个日常场景。
为避免行动“走过场”,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,由QHSE管理岗统筹,确保“事事有人抓、件件有回应”。创新推行“HSE委员会成员包产到户”机制,将12个基层单位划分为若干责任片区与18个班组联系点,形成“联责、联查、联改”闭环。同时,结合中心实际细化油田方案,形成含4大板块21项要点的方案及检查表。各岗位通过核查安全警示标识、测试燃气电磁阀控参数误差、落实食品留样与农残检测、排查设备隐患、收缴宿舍违规电器等方式开展靶向排查。“责任田”不仅划清了边界,更提升了“安全感”,让“雷霆行动”从“制度纸”变成了“实效果”。
截至目前,中心领导及各级负责人累计下沉基层18人次,现场解决实际问题24个,推动24个基层单位完成首轮“全覆盖”排查,梳理出的24个问题中,其中22个已整改到位,剩余2个也制定了“一对一”整改方案,确保10月底前全部清零。
靶向排查解“真难题”全员攻坚除隐患
“库房里缺少‘禁止烟火’‘当心触电’等安全警示标识,没有这些标识,作业人员的安全就存在风险,这两天按要求赶紧整改!”9月19日,绿化维修班班长朱志国带着记号笔和台账,在仓库现场指挥给标识需要张贴的位置做记号,身旁的记录本上已标注出需要整改的8处标识问题——这是中心“靶向排查”隐患的一个缩影。
不止是仓库,生产设备、食品安全、宿舍安全等各个环节的“靶向排查”都在紧锣密鼓推进,涵盖食材验收、消防安全、办公环境等多个关键领域,确保全覆盖。每个岗位的员工都积极行动起来,通过日常巡检、定期检查记录和即时反馈机制,成为隐患排查的“前哨站”,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风险,共同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,有效预防事故并提升运营效率。
从生产一线到后勤保障,从设备设施到人员行为,中心围绕“真问题”制定“真措施”,推动“靶向排查”走深走实。截至目前,累计排查除警示标识的其他各类隐患222项,其中188项已完成整改,剩余34项也制定了“时间表”“责任链”。
无论是维修班的“设备体检”、食堂的“舌尖把关”,还是安保班的“办公巡查”,每一个岗位的坚守,都在为“雷霆行动”注入实实在在的成效,让“全员攻坚”从口号变成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”的生动实践。
严管闭环堵“风险点”长效筑基固安全
“承包商的资质材料中,食材供应验收计量单位与计划不一致,必须限期整改到位!”10月15日,基地发展中心QHSE管理岗和市场管理岗工作人员拿着承包商检查清单,向承包商项目负责人明确整改要求,当天便督促其制定了7项问题的整改计划——这是中心从严管控作业风险、堵塞安全漏洞的实际行动。
为筑牢“双防”基石,中心对承包商实施“四不两直”检查,所有问题均督促整改。成立4个风险识别帮扶小组,以“省内现场指导+省外视频连线”模式,助力24个基层班组完成岗位危险事件再识别,同步新增风险、完善管控措施。针对安全警示标识、用电安全等领域开展隐患排查,对不能立查立改的隐患,按“五定”要求挂牌督办。
此外,组织人事岗与纪检监督审计岗联合检查基层班组及门岗劳动纪律,综合事务岗联合公安机关对关键区域开展专项检查,实现“零事故、零信访”阶段性目标。针对当前存在的认识不足、隐患清单填写不完整、部分隐患因资金未整改等问题,中心将实行“周调度、月通报”机制加快隐患销项,结合油田要求进一步优化HSE责任清单,推动“雷霆行动”从“集中攻坚”向“长效管控”转变。
截至目前,帮助24个班组识别新增风险21项,排查隐患322个、整改288个,挂牌督办34项隐患;检查3家承包商,发现问题16项;制定11项直接作业环节管控措施,开展劳动纪律检查8个单位、检查关键区域5次。
“雷霆行动不是一阵风,而是要把安全理念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。”基地发展中心副经理聂水斌表示,下一步中心将以问题为导向,持续压实责任、优化长效机制,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安全的“守护者”,为中心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筑牢坚实防线。(黄莉 邓正山)
来源:央视线
标题:江汉油田基地发展中心“雷霆行动”见行见效 细查严改固安全
地址:http://www.yangshinews.com/yscj/83278.html

